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馬後炮]從日本眾議院選舉結果看到了甚麼?


日本第48回眾議院選舉結果基本上塵埃落定,餘下只有佐賀及沖繩各一席,以及九州比例代表兩席因風暴影響而仍未有結果,但僅餘四席並不影響大局。自民及公明黨僅僅保住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控制眾議院。希望之黨同立憲民主黨各取大約五十席。共產黨只能保住一半議席,日本維新會的議席數目亦只能僅僅保住雙位數的十席。
http://www.nhk.or.jp/senkyo/database/shugiin/2017/index.html
安倍提前大選,表面上的目標是要在小池新黨未成大氣候的情況下,保住執政聯盟三分之二的絕對優勢。(另有說法是要保住過半數,但其實過半數保不住的可能性暫時還很低。)但實際上是否如此,還有另有目的?
超強颱風蘭恩吹襲日本,對選民投票意欲有所影響。詳細看每個細選區的得票,其實有不少選區不同候選人得票相差很少,投票率的高低足以影響勝負。特別是日本維新會的重鎮大阪,維新會在大阪19區中參選了15區,只勝出了3區。然而在餘下12區中,惜敗率(即落敗候選人得票為勝出候選人得票的百分比)高於90%有6人,高於75%的則有10人,可見大阪戰況之激烈,亦由此可見今次選舉投票率的影響力絕對不少。
另一方面,前原誠司帶領的民進黨以統一戰線對付安倍政權為由,在今次選舉想與小池百合子合作,讓民進黨成員以希望之黨的名義出選,卻因為小池方面不願意「全面接收」所有民進黨成員,結果導致民進黨分裂。枝野幸男瞬間成立立憲民主黨,海江田萬里、菅直人等重量級人馬亦轉投新黨,而前原誠司面對此進退兩難的局面,最終只能當「殘留派」以無黨派身份出戰今次選舉,而「殘留派」當中還有岡田克也、野田佳彥、平野博文這些民進黨的重量級成員。
然而,日本眾議院選舉制度為「選區直選」及「比例代表」並立制,選民除了投票給選區候選人外,另有一票投給政黨,而議席分配則分別由選區直選產生,以及按政黨得票百分比分配的比例代表制產生。這選舉制度有利大黨而不利小黨,因此民進黨的分裂可以說是與選舉機制的設計背道而馳,在「先天」上已經棋差一著。
那麼民進黨的分裂背後有甚麼原因?難道前原誠司、小池百合子、枝野幸男等人不知道這樣分裂必然在比例代表制上失利?這不可能的吧,這其中就有很多不同的細節可以研究了。
先說說民進黨內部,今年7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中,小池百合子帶領都民第一會大勝,重創自民黨和民進黨在都議會的勢力,蓮舫亦因此而辭職。接任的前原誠司正正是在黨代表選舉中擊敗枝野幸男而上任,可以說是埋下了民進黨分裂的伏線。今年9月,北韓核試令東北亞形勢緊張,安倍內閣的支持度重新上升,而民進黨仍在內鬥、小池百合子新政黨仍未成氣候的情況下,安倍宣佈解散眾議院提前大選,目的就是要趁潛在有力競爭者未足以確實威脅到自己時,延長自己的首相任期,以及繼續推行自己主張的政策。
安倍把握這時機提前大選,其實已足以令執政聯盟保持過半數的優勢,因此他的目標必然是放在三分之二這一界線。而身為最大在野黨的民進黨,當然希望趁此機會令安倍未能如願以嘗,因此前原誠司就希望借小池百合子近月的強勁氣勢,希望民進黨員以希望之黨的名義參選,從而在比例代表制部份取得更多議席。
縱然前原誠司這設想是好的,卻忽略了一些實際的問題。第一點是明面上的一大問題,前原誠司忽略了希望之黨的立場及組成形態,和民進黨的現況是否配合。民進黨是一個足以執政的大政黨,內部整合了保守派及自由派,因此在政策取態上都偏向中間路線;然而希望之黨則是在小池百合子的強勢之下短時間組成的小政黨,其保守立場明確,黨內政治及政策取態沒大分歧。因此,當前原誠司提出民進黨成員以希望之黨的名義出戰之後,希望之黨則表明只會接受民進黨內保守派系的黨員;然後在競選黨代表落敗的枝野幸男快速的脫離民進黨,以政治理念不合為由成立新政黨立憲民主黨,並拉走了海江田萬里、菅直人等人。

如果單單只是這樣,也只是二分之勢,餘下的民進黨成員仍然大可以投入希望之黨去和執政聯盟相爭,為甚麼又會有「殘留派」的出現?由於前原誠司的建議是民進黨成員以希望之黨的名義出選,因此到底批准哪些成員可以以相關名義出選的主動權就落入小池百合子手上。

若各位有興趣細心研究,不難發現「殘留派」當中有不少民進黨的重量級成員,如上述提及的岡田克也、野田佳彥、平野博文等等,當然也包括前原誠司自己,反而以希望之黨名義出選的民進黨成員都是以地方為主的支部成員或年輕成員,較少為擁有高知名度的資深人士。由此可見,小池百合子「篩選」民進黨成員這一著,其目的在於吸納民進黨的地方勢力及政治資本。民進黨大老們被排除在內,小池百合子個人勢頭強勁,吸納民進黨的年輕黨員及地方幹部後,將有關資本收歸旗下,迅速擴張希望之黨的勢力。小池百合子政治觸覺的敏銳,徹徹底底地將前原誠司打成了民進黨的「罪人」。

再退一步想,小池百合子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這樣對待表面上是「同路人」的民進黨是好事嗎?這樣做之後,安倍政權將再一次獨大,對小池的前途真的有利益嗎?這可以從現況以及小池百合子的出身背景來看。

單就現況而言,小池在9月底成立希望之黨,這黨和「都民第一會」一般,可以說都是以小池百合子的個人勢頭及政治魅力而成。無論小池的勢頭有多強勁,要一下子撼動自民黨這龐然大物,真的有可能嗎?既然可能性不大,何不讓安倍政府繼續獨大,她則可以繼續以攻擊對方為主線,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擴充自己的勢力?

除了現況以外,在分析這次選舉時,更不應忽略小池百合子的背景及出身。小池百合子現在是以對抗安倍政權而聞名,但她到底是從哪裡冒起來的呢?小池百合子由傳媒跨入政界,相信很多人都知,但未必有很多人有留意到她從政的履歷。小池參政是1992年開始,當時受到創立日本新黨的細川護熙的邀請,第二年當選眾議員。該年選舉是自民黨在眾議院議席未能過半,首次正式的政權交替,而細川就成為了首相,小池被選為總務廳的總務政務次官,這是小池百合子的第一次冒起。隨後十多年,小池主要跟隨小澤一朗在各新舊政黨中參政,直至2002年加入自民黨。

加入自民黨之後,小池獲得當時首相小泉純一郎重用,出任環境大臣,當年推行的「Cool Biz」就是她就任時期的政策,根據第一生命綜合研究所預估,單單這項措施的節能效果就高達一千一百億日圓。其後2005年,小泉純一郎推動郵政民營化的法案遭到否決後冒險解散國會。自民黨內部反對聲音愈來愈大,而小泉遭到孤立的時候,小池百合子就是唯一一位頻繁出入首相官邸的女性議員。結果,小泉冒險解散眾議院進行選舉,原本選區在兵庫縣的小池首次換到東京出馬。在小泉純一郎的全面支持下順利當選,自民黨的議席亦大幅度上升至61%。接下來安倍接任小泉的空缺第一次出任首相,小池百合子更被任命為首位女性防衛大臣,雖然任期只有短短的五十五日就表明為自衛隊機密情報外洩而辭職,但當時已經為首任安倍政權的外交及自衛隊明確定位為美日友好。這是小池百合子的第二次冒起,及後更在2008年獲小泉全力支持下參選自民黨總裁,雖然最終高票落敗,但之後亦曾出任自民黨三大職位之一的總務會長。

至於小池的第三次冒起,當然就是現在這一次了。一位和自民黨淵源深厚的女性,甚至可以說是得到小泉和安倍的賞識才得以步步高陞,今時今日卻以攻擊安倍政權為旗幟第三次冒起,到底是真還是假?雖說政界中離離合合是常見的事,但小池百合子的再起,政策取態上並沒有和自民黨有很大分歧,偏偏只是把握了安倍因為「加計學園」的問題及防衛相稻田朋美的失言等而備受攻擊的時刻。那麼,到底是小池百合子憑藉自身敏銳的政治觸覺把握機會,還是和安倍合作的矛盾轉移,背後可能還有很多故事。而明顯的只有一點,就是支持修憲的勢力,在新一屆眾議院內有接近八成的議席(自民黨、公明黨、希望之黨及日本維新會),而反對的僅有立憲民主黨能擔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