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超前部署之韋帕襲港,天文台「南海之王」是否已過譽?

久違咁打篇關於打風嘅文。

今次韋帕令到香港再次掛到十號風球,對於香港不少地區都做成不少破壞,係度再次感謝打風期間仍然要返工嘅各位工作人員,以及各位要善後嘅工作人員。

對於今次天文台早早係星期六早早已經講定星期日凌晨0020會出八號,固定兩小時出嘅Pre-8亦都準時係星期六晚2220發出,咁到底Pre-8係今次仲有咩意義?今次咁早講定掛八就得,上次超前部署嘅暴雨到頭來就一滴水都冇,今次上八之後去到星期日上午其實普遍地區個環境都唔算惡劣,天文台到底係唔係真係廢咗咁多?我自己叫做稍有興趣睇氣象數據同資料,唔算好熟悉,想分享自己對之前超前部署以及今次應對韋帕嘅睇法。

首先,按時序咁講,係上次應對暴雨嘅超前部署。暴雨嚟講,本身其實就好難準確預計,技術上嚟講幾個鐘後有冇暴雨其實都唔易準確預計到。拉闊啲咁講,唔好話暴雨,其實會唔會落雨都唔易預計得到。以好多人認為好準嘅日本氣象廳(JMA)做例子,日本氣象廳基本上係每日預報都會有降雨機率,做法係參考之前嘅天氣圖等紀錄,係以前有類似現時預計嘅天氣表象嘅時候,用100次有幾多次真係有一定雨量,將之簡化為一個數字就稱之為降雨機率,但實際出嚟,高達70降雨機率嘅情況,一樣可以冇雨落,因為其實以前都有30次係冇雨落㗎。而7月11日呢日被超前部署嘅日子,果一日朝早其實福建至廣東嘅東南沿岸都係落好大雨(有興趣嘅朋友可以自己去睇返中國氣象局CMA嘅資料),以香港咁細嘅地點嚟講,其實會唔會受到呢個雨區影響,真係好難預計得準確。

另一方面,天文台係冇權做任何停課等等嘅超前部署安排嘅,天文台只係能夠數據同分析俾司長、局長,停課與否係由教育局決定,就算八號風球都係。司長認為已經入咗暑假,為安全着想有額外考慮決定超前部署,咁停唔停課呢啲又真係已經唔關天文台事。

-----------------------------------------------------------------------------------------------------------------------

同樣地,今次韋帕襲港,由於係星期日的關係,天文台有冇因此而鬆手咗提早掛波呢?如果根據相關風球嘅定義,本身熱帶氣旋警告就有預警嘅成份,預料本港將於受到相關強風嘅影響就可以出,係定義上係無話可說嘅,而實際上大家經歷完之後都睇到,韋帕嘅威力係足夠強勁嘅。再者韋帕今次環流唔算大,結構相對完整,而且前進速度穩定,加上會以對香港影響較大嘅南掠路線吹襲,天文台係有足夠時間同數據去判斷到韋帕嘅烈風圈、暴風圈大約幾時真係會影響到香港嘅情況下,提早通知市民讓市民提高警覺其實無可厚非。

不過我都認為今次太早係有星期日以及司長早前「超前部署」嘅因素在內。但即使係咁,我認為今次天文台早早講定0020會出八號,等市民可以唔洗早起身睇吓星期日洗唔洗返工,或讓市民提早一日對其他節目作出安排,其實唔見得係咩壞事。

星期六、星期日凌晨甚至早上,網絡上都仲有唔少人都講緊個八/九/十號好弱等等,的確如果經常出現「弱八」係會有狼來了嘅效果,但希望大家明白,每一個風暴嘅路線、強度、結構都唔同,幾時會係有大影響其實冇得話一定,早啲掛總好過遲咗掛出意外。好似今次咁,因為係近距離南掠加上環流唔算大嘅關係,基本上係韋帕開始離開香港,佢嘅風雨先開始真係影響香港大部份地區,再加上香港本身山多,吹唔同風向嘅風已經會對唔同地區帶嚟唔同實際上嘅感覺,你果區冇事果陣,其實可能另一區已經橫風橫雨水浸緊。

我明白唔會所有人都對氣象知識有興趣睇好多嘢,但希望大家都能夠有基本認知。此外,以颱風相關嘅資訊嚟講,只要個風入咗南海的話,香港天文台(HKO)比起普遍追風會睇嘅日本氣象廳(JMA)、中國氣象局(CMA)、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等觀察西太平洋嘅氣象機構嚟講,多年來都係咁多個當中較為準確嘅一個,風迷之間會稱天文台為「南海之王」並唔係取笑嘅稱呼嚟。


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史上最重磅的交易!Luka Doncic 和 AD 互換東家!」的個人感受

我在這邊應該很久沒有發過和NBA有關的文章了吧....

作為達拉斯的球迷,情感上真的還沒法接受Luka Doncic已經要去LA了,不只是離開達拉斯,而是季中就要去自己最討厭的湖人。

我本來的看法是球隊會在今季季後把Luka交易,但現在就走了,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球隊和Nico所考慮的是真的沒道理嗎?說句實話,從理性和實際角度考慮,下一季前換走Luka是對達拉斯而言的合理決定,也是我認為會在季後交易Luka的原因。


1.      薪資問題

今季完結後,Luka餘下的合約就只是1+1,而最後一年是球員選項,當然Luka一直表現出來對達拉斯的忠誠是滿滿的,在球迷角度把它看成2年是沒問題,但球隊不會這樣做,因此要是今季季後不續簽,那就存在變空氣的可能性,此為一部份的考慮。

然後要Luka留在達拉斯,接下來簽的合約就必然是53.45億的Supermax的超級合約,這樣子達拉斯的總薪資基本上就必然超越新的薪資制度下的第二層Apron,這會為球隊帶來甚麼問題呢?

首先是第一層Apron帶來的限制已經不少,包括(1)不能使用全額中產、(2)無法簽下買斷合約市場中原有薪資高於中產特例的球員(3)交易只能夠引入較𠩤有薪資低的球員、(4)不能使用交易特例、(5)不能夠以先簽後換的方式來交易球員。再來是第二層Apron的進一步限制,包(1)不能使用任何中產特例、(2)不能以多名球員加總交易一名高薪球員、(3)在交易中不能以現金及七年後的選秀權作為籌碼。

簡單點說,要是觸發了第二層Apron,那麼球會能夠做的補強就只剩下底薪或菜鳥,近兩季的太陽就是這樣。而且,如果球隊在過去四季有兩次觸發第二層Apron的情況的話,該年度的選秀權會自動跌到最後。假如這規定在過去幾年已經生效的話,Kristaps Porzingis根本就不可能被達拉斯交易至塞爾特人,因為塞爾特人不能這樣簽。

看回Luka的現況,要是Luka明年簽下Supermax,明年球隊基本上不能避免觸發第二層Apron,那麼球隊能拿甚麼來補強為Luka衝冠?更甚的是,Luka的合約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五年的Supermax的話,及後三年要不觸發第二層Apron的話,同樣也是沒能力補強來衝冠。

新的薪資制度本來是要減少大小城市之間的差距,然而第二層Apron的限制,在小城市球隊養出Supermax的情況下,反而令球隊無法選擇。一是讓全明星之後幾年在母隊坦坦坦,不然就只餘下交易了。

現在達拉斯這交易,也算得上是對新的薪資帽制度一大諷刺吧。


2.      自我管理問題

Luka 19歲就來到達拉斯,不知不覺已經7-8年,但他的體重管理、傷患問題真的沒有改善,這是我作為球迷也能看到的事情,更遑論制服組及球隊內部能看到的情況了。每一年休季後回來就是體重反彈,這麼多年來都沒改善,傷患也因而斷斷續續的發生,這也是Nico公開說出來的其中一點交易原因。

ESPN也指出,今季11月休息五場,球隊表示是因Luka右手腕扭傷,但實際原因是讓他專注於體能訓練。其實2022-23球季中期,Luka的體能和體態問題也備受批評,而當時還是正常賽季中期,而作為一位職業球員,在頂級賽場上的賽季中期,竟然會發生這種情況,而且已經不是第一、二年的事,季末反彈是每年都發生的事,難免會讓球隊灰心。

 

3.      其他原因

 

這次交易,若撇除情感因素,最令人質疑的就是時間點以及達拉斯拿回來的東西是否合理。我個人認為是不合理的,無論是Win Now或者求未來後續發展也好。

先說Win Now,我看不到AD搭配KI有足夠能力奪下總冠軍,除非JB回來吧。AD的確為達拉斯補強了欠缺的內線強度,然而放走Luka就讓持球進攻能力大幅下降,KI持球不是不可以,但更適合當終結者,以Dinwiddie等人的持球能力來說,並非足以衝擊總冠軍的持球手。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個人是不看好的,而另一方面,現時市場上並沒有一級的持球手能讓達拉斯減少失去Luka後的差距,球隊能進一步用作補強的資產也不足。

如果說是求將來,那麼放棄一位未來10年的當家球星去換AD回來,而且只是附帶Christie29年的一個首輪選季,也未免太少了。制服組到底是對Christie有多高評價才算是合理呢?把AD換過來,對將來的最大好處是Lively的成長。球隊如果後續沒進一步交易,那目標就是要把Lively培養成一位自家育成的明星級內線了。

然而,最令我疑惑的是,據消息指此次交易是達拉斯主動找湖人一家開始啟動此次交易。我抱有疑問的是,以Luka的級數,達拉斯即使決心要在季中放人,拿出去談也肯定不會只有一隊球隊有興趣,這樣球隊能拿到的東西無論如何也應該更多或更好(至少再多一個三年內的首選籤吧?),然而卻沒有這樣做,背後有甚麼原因嗎?會否有受到來自聯盟的壓力表示Luka應該要到大城市,將來才可以作為NBA的招牌呢?又或者背後就是想降低達拉斯主隊球迷的支持度,讓球隊遷移至拉斯維加斯的難度降低?這種陰謀論般的猜測,即使我個人多麼不喜歡陰謀論,都不免浮上心頭。

 

總結

無論如何,Luka離開達拉斯已成事實,作為DirkCuban年代開始支持達拉斯的球迷,難免回想起當年交易Steve Nash的操作,但路還是要走下去。Nico這兩季的操作,曾經引起不少質疑,其中放走JB和引入Dinwiddie,這兩件事在外間有不少聲音,但我則是由始至終都同意的安排,然而今次真的是無論感性或是理性都難以立接受。

還是要欣賞Nico有甘願承受當達拉斯千古罪人的風險來推動這交易的勇氣啦,希望球員能打出令我要向Nico道歉的表現吧。

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東九州新幹線淺談

在12月4日,宮崎縣公佈了由縣政府所做有關東九州新幹線三個不同方案的研究結果(網頁,下稱縣調查),有興趣的可自行到網頁查看相關結果便覽或詳細版的簡報,以下就相關結果談一談我自己的看法。

===================================================================

據近期傳媒報導,東九州新幹線現有三個不同方案被提及,據縣調查所述,日豊本線方案(下稱日豊方案)全長379公里,整備費用為3兆8068億,即按公里計的每公里整備費用為約100.44億/公里;新八代路線方案(下稱新八代方案)全長141公里,整備費用為1兆4978億,即每公里整備費用為106.27億/公里;鹿兒島中央先行路線方案(下稱鹿兒島方案)全長為103公里,整備費用為1兆642億,平均每公里整備費用為103.32億/公里。構造物方面,新八代路線的隧道比例接近六成,遠高於另外兩個方案。若考慮建造技術的困難程度及後續的維護費用等,新八代路線的整體效益會有明顯下降,亦由於其走線途經米良三山,工程的未知數理應亦較其他方案更多,其建造成本是否真的能按現行預計,我個人抱有很大疑問,因此,在成本效益上,我個人對新八代方案有較大的保留。

交通時間方面,縣調查分別以宮崎市、都城市及延岡市三個主要城市來往福岡市及北九州市(可當作來往九州以外地區的節點)作計算,由於延岡市在縣北部,而新八代方案及鹿兒島方案均以直接連接縣南部的宮崎市為路線,日豊方案令延岡市受惠自然遠大於其他方案。就宮崎市而言,日豊方案及新八代方案來往兩地差距不足半小時,節省的時間亦相距不足半小時,效果相對較細,而鹿兒島方案較因為採用原有九州新幹線的路線先到達鹿兒島中央才轉至宮崎,其節省的時間按比例而言更不明顯;而都城方面,受惠於新八代方案中有可能繞經都城的計劃,無論是來回福岡還是北九州都能節省近130分鐘,然而日豊方案的話,則只有來往北九州市能有相近效果(節省約125分鐘),來往福岡則只能節省87分鐘。總結而言,對縣北部(例如延岡市)來說,自然是日豊方案讓他們受惠最大,宮崎市則分別不大,都城市則要視乎往來地點,九州內的話新八代方案效益較大,而九州外的話則是日豊方案效益較大。

成本效益分析方面,縣調查以2045年開始建設,2060年開業作估算,並就社會經濟環境成長分為「低成長」、「平均成長」及「高成長」三個方向分別計算。簡單而言,社會經濟愈好,此計劃的經濟效益自然愈好。若參考國土交通省要求以4%作為社會折現率(社會折現率:社會對資金時間價值的估算,即整個經濟中對所投入資金的應得最低收益率)計算值,其實三個方案的成本效益分析比(Benefit-Cost Ratio, 下稱BCR)都不超過1,可以說是並非有效益的計劃。然而,近年經濟環境不佳,前景亦不算好,因此縣調查亦分別把社會折現率調低至2%、1%甚至0%作計算,當然採用相關計算出來的BCR就會有所改善。

然而,社會折現率和國家經濟環境成長其實是相輔相成,在我看來,高成長環境下把社會折現率調低至1%甚至0%根本不合理,而且此乃長達數十年的計劃,經濟環境也難以維持數十年都高速成長或不甚成長,因此我比較看重的還是平均的成長環境中,社會折現率為2%及4%的部份。從此兩部份反映的計算結果,可以見到全部方案的BCR都未能超過1,簡單而言則上述方案按此計算全部均為非必要、經濟效益有所欠缺的計劃。當中日豊方案和新八代方案差距不大,新八代方案稍優於日豊方案可以看成為投入資本少一半的影響,但鹿兒島方案則無論是任何經濟環境、採用不同的社會折現率也好,也是三個方案中BCR最差的一個。

不過,調查中亦提及,其經濟效益的計算方式並無考慮觀光客的增加及其經濟效果、環境改善效益等等不同方向的估算,只是計算了利用者所節省時間的效益及交通費用的減少兩部份,加上服務者效益以及殘存價值計算。

其中我特別想提及的有兩部份,第一部份是服務者效益的部份,縣調查採用了JR其他六社的平均值約23%來計算此部份,然而從其表列也能看到,相關效益基本上是JR東海一家獨大(超過40%),而JR北海道及JR四國則為嚴重虧損,採用平均值的23%未免過於不準確。若只採用JR九州的約16%,又或者把異例的JR東海、JR北海道及JR四國移除的後的平均值(也是約16%),我認為計算結果會更準確。若以16%取代23%的話,可以預計效益會降低,則BCR會進一步降低。

環境改善效益的計算往往採用不同數據的差距可以很大(例如環保組織採用的數據和政府採用的數據,按同一計算方式也可以得到徹底不同的結果),因此在這就不提及。另一項想提及的就是觀光客增加及其效益的部份,縣調查表明這一部份是完全沒有考慮在BCR的計算中。我個人認為在完全沒有考慮此部份的情況下,BCR即使在社會折現率為4%也有約0.5的話,把這考慮進去至少可以提升15-20%。

早前日向坂46在今年9月7日及8日,在ひなた宮崎県総合運動公園ひなたサンマリンスタジアム宮崎舉行的ひなたフェス2024後,根據專家估算為宮崎縣帶來了29億的經濟效果,而這只是短短兩日間的活動。假設每年宮崎都舉行一次類似的活動,每年就會有約30億經濟效果,而交通便利後相關效益更會有所提升,15年就可以為宮崎帶來約300億的經濟效果,而這些提升是完全沒有採用任何方式或比例計算在縣調查的BCR當中。

而提及觀光效益,就更不能忽視日豊方案途經的大分縣,這也是新八代方案的最大缺點,就是不能為坐擁別府這世界有名的溫泉觀光點的大分縣提供任何效益。在我們這些外人來看,或是站在JR九州或國家的角度來看,日豊方案的效益在現時的計算下也和新八代方案相差不大的話,整體考慮則必然是日豊方案優於新八代方案。

因此,綜合而言,在整體來看,日豊方案才是最優解,整體效益最大,平均成本也最低,折衷方案就是鹿兒島方案,把日豊方案拆件先上架一部份,以減低一次性的成本支出。新八代方案在宮崎縣來看是最理想的,但相信在JR九州和國家的整體角度來看並不會採用。即使是縣調查的結果,對於三個方案的總結亦不見得傾向於新八代方案。

縣調查的總結如下:

 

特徵

課題

日豊方案

  • 本州至宮崎的最短路線,縮短220分鐘亦為最大效果
  • 途中經過大分縣,因此能同時服務本州或北九州地區前往大分縣的旅客,就整個區域而言能提供較大的效益。

  • 為「全国新幹線鉄道整備法第4条」所訂的基本計劃路線(下稱基本計劃路線)之一,對提升此整備計劃沒有明顯幫助
  • 整備區間為最長的379km

鹿兒島方案

  • 作為東九州新幹線整體的一部份先行開業,節省時間的效果要待整體開通才明顯
  • 整備區間為最短的103km

  • 為基本計劃路線之一,對提升此整備計劃沒有明顯幫助。
  • 由本州前往宮崎縣北部的話,未能見到有節省時間的效果。

新八代方案

  • 從人口密集的福岡前往宮崎的話,節省時間效果十分明顯。

  • 並非基本計劃路線,需要詳細商討此路線及原有基本計劃路線的安排方有可能落實。
  • 前往宮崎縣北部所能節省的時間有限。

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

日向坂46第12單曲「絕對的第六感」選拔預想

久違發一下Idol文, 8月11日要公佈日向坂46第12單曲「絕對的第六感」的選拔人選和站位了,預想一下。

1. 選拔人數:14至16人

日向現時全員只有27人,在實行選拔制及組成平假日向後,Under Live是必然的,像早前在Threads那邊發過有關招五期生的分析所言,選拔人數不可能多於16人,否則Under Live對成員要求就太重負荷了。

2. Formation:雙C三列,4/4/6(14人)、4/4/7或4/5/6(15 人)、4/5/7或4/6/6(16人)

3. 選拔成員及站位:

一列:金魚加陽子果步,二期雙C也可、四期雙C也可,站在團的發展角度當然是四期雙C比較理想。

二列(順序由左至右):好花、史帆、美玲、丹生(四人體制);好花、東村、史帆、美玲、丹生(五人體制);

好花、陽菜、史帆、美玲、東村、丹生(六人體制)

三列(順序由左至右):久美、鈴花、上村、陽菜、小西、東村(14人選拔六人體制);久美、鈴花、上村、陽菜、小西、高橋(15人選拔六人體制);久美、鈴花、上村、東村、陽菜、小西、高橋(15人選拔七人體制);久美、鈴花、上村、宮地、小西、高橋(16人選拔六人體制);久美、鈴花、上村、陽菜、宮地、小西、高橋(16人選拔七人體制)。


簡單點說,在選拔不會多於16人的情況下,一二期生鐵定佔了十個位(久美、美玲、史帆、東村、美玖、小坂、好花、鈴花、丹生、陽菜),再加上上村以及陽子、果步,其實有懸念的只有兩至三個位置。

上一單作為四期生加入後首單和前輩在一起唱主打曲,為四期生加一些位置很合理,今次的情況下,扣除陽子和果步,只會有多一至兩位四期。高橋在平假Live及Under曲大獲好評的情況下,個人認為最多三個位置的順序是小西、高橋、宮地。


如果只有一個位置,在營運角度上就一定是給四期的,而四期第三人給小西應該沒甚麼懸念。

如果有兩個位置,我個人認為營運會給高橋一次機會,作為選拔和Under C的輪替,以建立選拔和Under制度。

如果有三個位置,那就是宮地,應該也沒懸念。

三期我個人還是想看全員選拔,但自己三期首推的陽世應該不可能,要不是平尾老師進來了,都不會有這陣子的機會,而森本偏向綜藝的表現,以營運一貫處理手法來看,應該爭不過高橋。


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2024更新!技術文] JORUDAN(ジョルダン)網頁版基本使用教學

久違了在這邊發文章,更新了一篇技術文,提供一些內容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轉發。

JORUDAN(ジョルダン)網頁版基本使用教學

大家往日本自遊行,其中一大問題當然是交通問題。除了自駕遊外,日本的鐵道旅遊亦十分受歡迎,可是日本的鐵道路線卻很複雜,到底我們應該怎樣做好準備呢?

其實網絡上有各式各樣的網站能幫助大家,例如「日本yahoo的路線頁面」(http://transit.yahoo.co.jp/),而這次我介紹的是日本人也常用的「JORUDAN(ジョルダン)」(http://www.jorudan.co.jp/)。

2021年7月9日 星期五

2021亞冠 傑志晉級淘汰賽可能性分析 (7月9日早上10時)

最佳次名現況更新 (表內時間為香港時間)







7月7日及8日兩天相關戰果
1. F組:巴吞1-0卡雅、蔚山3-0越南電信
2. G組:浦項1-1名古屋
3. H組:全北3-1清萊、飛腳8-1淡賓尼
4. I組:大邱1-3川崎

分析:

四組各場比賽的勝負一如預期

1. F組巴吞和蔚山分途贏波之後,次席巴吞已有12分,下場面對蔚山只要取得1分即可穩奪出線權,贏三球或以上更可反壓蔚山以首名出線,即使落敗亦仍有機會出線。

2. G組浦項只能和大部份時間收起全部外援的名古屋打成平手,以6場11分完成分組賽,出線形勢十分被動,要期望飛腳(H組)、大邱(I組)及傑志(J組)當中最多只有一隊贏波方可出線。

3. H組飛腳突然認真(?)以8-1大炒淡賓尼,以及全北擊敗清萊後,飛腳已穩奪H組次名,但要出線仍須在最後一仗擊敗榜首全北,和波的話要期望大邱(I組)和傑志(J組)一同輸波才可出線。

4. I組大邱一如所料地未能在川崎身上取分,但餘下一場只是對實力有明顯差距的聯城,贏波的話幾可肯定能夠憑得失球優勢取得出線席位,爆冷和波的話就要期望飛腳(H組)未能贏波以及傑志(J組)未能取得分數。

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2021亞冠 傑志晉級淘汰賽可能性分析 (7月7日早上10時)

*文中時間全部為香港時間。

首先是J組:





1. 櫻花首名領先傑志3分,最後一輪對傑志。由於同分先計對賽,若傑志以兩球或以上,即可以首名晉級淘汰賽。

2. 截至計數一刻(Jul-7 1000),其他四組的次名仍有三隊有機會取得13分或以上。

3. 其中浦項(G組)除非大勝名古屋或櫻花星期五晚大敗,否則即使取勝得失球也應該不及櫻花。

小結:若櫻花真的以兩球落敗,則很大機會傑志一齊出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