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台灣九合一選舉2018—白色力量超越藍綠,柯P能否問鼎總統?


台灣九合一選舉,整體而言民進黨大敗、國民黨大勝;台北方面柯文哲在藍綠夾擊的情況下,以三千多票僅僅擊敗丁守中,高雄方面陳其邁則慘敗於韓國瑜。

整體而言,今次國民黨大勝的情況,並不代表國民黨有做得多好,只是因為選民對執政民進黨不滿,而投票予藍營懲罰綠營,就像以前藍營當政做得差時綠營大勝一般。今年的政治議題不算炒熱,反而公投的「同志議題」炒得更熱,因此懲罰執政黨的取態更明顯。

高雄方面,被喻為「一人救全家」的韓國瑜,自己當他很反感,並不討論藍綠立場的情況下,韓在選舉論壇上的表現實在令筆者難以明白為何他可以取勝,更遑論是以超過十萬票的差距大勝。

台北方面,柯文哲和丁守中兩人在開票之後一直叮噹馬頭,最後以三千多票險勝,更因為有未投票已經開票的情況下,丁守中申請查封並重點,甚至申請選舉無效是很合理的一件事。
不過,藍營真的有勝算嗎?丁守中這次得票率,和四年前國民黨的得票率,剛好是相同的40.8%,實際總票數則由接近61萬逆向下跌至不足58萬。柯文哲2014年時有綠營加持下取得85萬多票(57.2%),今次則有58萬票(41.1%),若加上綠營在台北市取得的約24萬5千票(17.3%),雖然在總票數有所下跌,但得票率反而上升了約1%。可見即使在綠營執政差劣的影響下,在有第三選擇的情況下,藍營的得票仍然没有大變動。

從上述兩點情況可以反映,台灣的藍綠陣營對立並不似美國的兩黨般明確,中間派所佔的比例比較大,但中間派卻仍不見得以候選人的表現來判斷投票,仍然以陣營來考慮,所以在欠缺第三選擇的情況下,中間票的流動會令選舉結果變動很大,但在第三選擇有勝算的情況下,就會流向第三選擇。

選前有分析指「小野事件」是導致柯文哲的選情如此艱難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淺藍票會回歸藍營,但從選舉結果來看並非如此。其實在2014年時綠營不參選支持柯文哲,當時會投柯文哲而不投藍營的票,真的不知道綠營和柯的取態嗎?相反,「小野事件」更令柯文哲多了一個「表演」的機會,更明正言順的由強勢轉弱勢,催谷支持者出來投票的理由更明確。選舉始終是弱勢的為有利這一點,相信各位候選人都很了解。

那麼,白色力量真的可以超越藍綠,甚至於2020挑戰總統寶座嗎?單從台北市來看是很困難的,在失去綠營的支持下,柯文哲難言穩勝就明顯是反映這件事不可能了。另外從高雄市的情況來看,民進黨少了約25萬票,而國民黨則增加了約一倍的45萬票,可見游離票保守估計都應該有35-40萬,可見藍綠雙方和中間的游離票所佔比重相差不遠。然而,在總統選舉時,兩邊陣營的支持者會更明顯地歸邊,因此柯文哲想要問鼎總統之位,在選舉結果來看還是很困難的。

不過,蔡英文的執政表現明顯難以令綠營維持執政,換人似乎是無可選免,但綠營當中有足夠政治力量的候選人暫時並未能看見,到時由誰人出選在中間票不少的台灣而言會有不少影響。藍營方面,韓國瑜勝選令他難以在14個月後就從高雄抽身選總統,而國民黨內同樣欠缺在選民層面上有足夠政治力量的候選人。

總結而言,距離14個月後的總統選舉尚有一段時間,藍綠陣營是否能找到一對合適的拍檔出選,是現時最關鍵的問題,而非柯文哲會否出選。至於柯文哲會否出選,在此時此刻除了他自己應該沒人知道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